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说明
( 1)正当防卫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 2)紧急避险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2.理解
( 1)正当行为的种类。 3.应用
( 1)防卫过当的认定及法律后果;
( 2)避险过当的认定及法律后果。
三、刑罚原理
(一)刑罚概述 1.识记
( 1)刑罚的概念与特征;
( 2)五种主刑特点与内容;
( 3)四种附加刑特点与内容。 2.理解
( 1)我国刑罚的目的;
( 2)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
( 3)死缓制度。 3.应用
( 1)死刑适用的限制;
( 2)罚金的适用依据和执行;
( 3)缓刑的适用条件。
( 二)刑罚裁量制度 1.识记
( 1 )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概念与特征;
( 2)自首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 3)立功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
( 1)刑罚裁量情节的适用;
( 2)区别一般自首、特别自首、坦白和立功;
( 3)区别一般缓刑与战时缓刑。 3.应用
( 1)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适用规则;
( 2)不同法律条件下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运用。
( 三)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制度 1.识记
( 1)减刑的概念与特征;
( 2)假释的概念与特征;
( 3)追诉时效的概念与期限。 2.理解
( 1)时效中断;
( 2)时效延长。
3.应用
( 1)假释期间行为的考察及其处理。
四、常见罪名 1.识记
( 1)故意杀人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2)故意伤害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3 )强奸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4)抢劫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5)盗窃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6)诈骗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2.理解
( 1)故意杀人罪未遂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2)抢劫罪既遂的认定标准;
( 3)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 4 )强奸罪未遂与猥亵他人罪的区别。 3.应用
( 1)故意杀人罪的司法认定;
( 2)故意伤害罪的司法认定;
( 3 )强奸罪的司法认定;
( 4)抢劫罪的司法认定;
( 5)盗窃罪的司法认定;
( 6)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第五部分 民事诉讼法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识记
1.民事纠纷的概念;
2.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
( 二)理解
1.民事纠纷与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区别; 2.各种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
( 三)应用
1.能判断具体案件是否属于民事纠纷;
2.能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选择纠纷相应的救济手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识记
1.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内容; 2.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含义、 内容。
( 二)理解
各项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及其精 神实质。
( 三)应用
1.能根据基本原则分析思考具体案件;
2.能对基本制度的程序要点准确把握和具体适用。
三、管辖
(一)识记
1.管辖的含义;
2.管辖的分类及其具体规定;
3.管辖的特别规定:管辖恒定、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应诉 管辖、管辖权异议。
( 二)理解
1.管辖制度的意义;
2.各种管辖规定的区别。
( 三)应用
1.能确定案件的具体管辖法院;
2.能依法处理管辖适用中的各种问题。
四、当事人
(一)识记
1.当事人的概念、特征;
2.各类多数人诉讼的概念、分类和具体规定(共同诉讼、代 表人诉讼、第三人诉讼)。
( 二)理解
1.当事人适格(正当当事人);
2.多数人诉讼中各类当事人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 三)应用
1.能确定具体案件的原被告;
2.能确定多数人诉讼中的各主体的法律资格与地位。 五、证据
(一)识记
1.证据的概念、特征、学理分类;
2.证据的八种法定形式(法律分类)的概念。
( 二)理解
1.各类证据的区别;
2.证据制度的法律意义。
( 三)应用
能分析诉讼中相关证据所属的类型、明确证明目的。
六、一审普通程序
(一)识记
1.起诉的条件与方式;
2.先行调解制度适用的时间、案件范围和条件; 3.不予受理和应当受理的法定情形;
4.审理前的准备活动;
5.开庭审理的阶段和程序要求;
6.延期审理、缺席判决、诉讼中止、诉讼终结等制度的适用 情形和撤诉的条件。
( 二)理解
1.一审普通程序的完整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 2.一审普通程序各阶段相关规定的法律意义。
( 三)应用
1.能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诉讼活动; 2.能依法处理一审程序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七、二审程序
(一)识记
1.上诉与受理的法律规定;
2.不开庭审理适用的法定情形;
3.二审裁判的方式及其适用情形。
( 二)理解
1.二审程序意义及其与一审程序的关系。
( 三)应用
1.能适用二审程序的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诉讼活动。
八、执行程序
(一)识记
1.执行管辖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2.执行异议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3.申请执行、移送执行、委托执行的法律规定; 4.执行和解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5.执行担保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6.执行承担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7.执行回转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8.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的概念和法定情形。
( 二)理解
1.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的区别; 2.各项执行制度的法律意义。
( 三)应用
1.能按照程序要求适用各项执行措施;
2.能按照程序要求处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六部分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与制度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1.识记
( 1)刑事诉讼主体;
( 2)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感谢您阅读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说明,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jc/68302/p3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