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工商大学专升本专业课《金融学》考试大纲
金融市场上的风险,道德风险,关键是估量风险程度,风险的度量,资产组合风险,投资分散化与风险,有效资产组合。
(二)证券价值评估
证券价值评估及其思路,债券价值评估,股票价值评估,市盈率。
(三)资产定价模型
为什么要研究资产定价模型,资本市场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四)期权定价模型
期权价格与期权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的二叉树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
二、考试要求
本章重点考察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的计量、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一、考试内容
(一)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
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
(三)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关于“现金”的再说明,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现金的增发与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得到补充,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中央银行是否可以无限制地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发行收入与铸币税。
(四)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二、考试要求
本章重点考察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货币乘数、准备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发行收入与铸币税等基本概念及货币创造机制。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一、考试内容
(一)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前人的货币需求思想,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1∶8”公式,一个有争议但广为流传的公式。
(三)货币需求面面观
名义需求与实际需求,发挥产出潜力的货币需求,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应如何纳入货币需求模型。
(四)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资产选择,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两个角度不可偏废。
(五)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问题,货币供给的多重口径,国外的、IMF的和中国的M系列,M1,M2——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区分货币与非货币的困难。
(六)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
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与控制工具,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乘数公式的再说明。
(七)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货币供给能否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八)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与利率。
(九)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
市场总供求及其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总供求失衡与价格波动,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紧缩效应。
二、考试要求
本章重点考察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基本概念,货币需求主要理论及其演变脉络特点,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方式。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一、考试内容
(一)国际收支
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二)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几种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的平衡——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
(三)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外汇储备规模与管理。
(四)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我国的利用外资,外债与外债规模,外债的规模管理,我国的境外投资。
(五)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
贸易收支中本币资金与外汇资金的转化,资本收支与本币资金,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中央银行的外汇操作。
(六)对外收支与市场总供求
外汇收支与市场总供求,国内经济是基础。
二、考试要求
本章重点考察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等基础知识及国际收支与总供求的均衡。
第十四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考试内容
(一)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对通货膨胀概念的诠释,通货膨胀的度量。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温和的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以及滞胀。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成因和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求拉上及其治理,成本推动及其治理,供求混合推动说,中国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若干观点。
(四)通货紧缩
经济改革中令人困扰的问题——物价持续上涨及其突然消失,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解释,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二、考试要求
本章重点考察通货膨胀及其度量、成因及治理,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
一、考试内容
(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何谓货币政策,我国对货币政策认识的演变,货币政策的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相机抉择与规则。
(二)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感谢您阅读2022年湖南工商大学专升本专业课《金融学》考试大纲,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jc/10104/p3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