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进学有为——学历提升!

2021年通化师范学院专升本古代汉语与写作课程考试大纲(试行)

来源:诚为径教育   时间:2021年04月22日
分享:

IV.其他词类的活用现象

V.名词作状语

d.词类活用的条件

(2)常用虚词

a.代词

I.人称代词(常见的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的复数、人称代词的敬称和谦称)

II.指示代词(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无定代词)

III.疑问代词(问人、问事物、问处所、问原因)

IV.特殊的指示代词:者、所

b.介词、连词

I.介词:于(於)、乎、以、为、诸、焉的用法和作用

II.连词:与、而、以、且、则、如、抑、虽然、即、使、故的用法与作用

III.介词语连词的区别

c.副词

I.程度副词:甚、殊、尤、良、至、略、少、稍、微、颇、愈、盖、弥

II.范围副词:皆、尽、咸、悉、毕、俱、举、独、特、但、直、徒、止、凡、率

III.时间副词:既、已、业、曾、尝、方、正、适、特、且、行、寻、旋、终、竟、数、亟

IV.情态副词:固、必、诚、数、亟、屡、暂

V.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无、莫、未、费、微

VI.表敬副词:敬、请、敢、窃、伏、辛、辱、惠

VII.指示性副词:相、见

d.语气词:也、矣、乎、哉、焉、耳、耶、盖、夫的用法

(3)语序

a.宾语前置的形式和作用

I.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多置于动词或介词前

II.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前

III.用“是、之”作提宾标志的提宾句

IV.没有结构标志的提宾句

V.介词宾语无条件牵制

b.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语序问题

c.定语后置的形式和作用

d.谓语前置的形式和作用

(4)句式

a.判断句的句式

I.......者,......也

II.......,......也

III.......者,......

IV.......,......

V.带有动词“为”的判断句

VI.在名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则、即、皆、必、诚”帮助判断。加“非”(否定副词)表现否定判断

b.被动句的句式

I.意念上的被动句

II.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III.用“见”或“见......于......”格式表示被动的被动句式

IV.用“为”或“为......所......”格式表示被动的被动句式

c.习惯句式

I.如何、若何、奈何

II.孰与、孰若

III.何以......为,何......为

IV.有的、无以

V.以为,以......为

VI.无乃......乎

d.“是”在判断句中的作用

e.意义上表被动的被动句与陈述句的辨析

f.判断句的特点

g.判断句的作用

9、《墨子》文选

(1)《非公》

a.《墨子》的作者、注本情况

b.词的理解:非、得、豚、厚、兹、辜、扡、一、情、辩、乱

c.句式及语法的掌握:入人园圃;以亏人自利也;必有一死罪矣;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

10、古书注解

(1)古书注释的编排体例

(2)古书注释的常用术语

(3)古书注释的类型

(4)古书注释内容

a.注音

b.疏义

c.疏通文字

d.分析句读

e.讲解方法

11、修辞

(1)修辞的含义。

(2)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方式

a.互文

b.并提

c.委婉

d.比喻

e.夸张

f.倒置

12、格律诗

(1)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含义。

(2)近体诗的特点:

a.句数固定。

b.押韵严格。

c.讲求平仄。

d.讲求对仗。

(3)近体诗的押韵。

(4)近体诗的平仄规律。

(5)了解对仗。

13、写作的含义、作用和特性

(1)写作的含义和作用

a.写作的含义

b.现代写作的作用

(2)写作的特性

a.个体创造性

b.实践操作性

c.动态综合性

14、写作主体与客体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1)写作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a.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等素质的内涵

b.写作主体的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类型与培养

(2)写作客体的构成

a.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b.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c.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d.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3)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a.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b.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c.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d.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15、写作载体与受体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1)写作载体的内质

a.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b.材料选择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c.材料使用的要求

d.主题的含义和特性

e.主题提炼的要求

(2)写作载体的外形

a.结构的含义与形式

b.结构的基本单位和基本要求

c.语言的特性d.语言的要求

(3)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a.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

b.写作受体解读的主要特征

c.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

(4)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a.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

b.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

c.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

16、写作行为过程的交叉递变

(1)写作感知

a.写作感知的特性

b.写作感知的过程

c.写作感知的方法

(2)写作运思

a.写作运思的特性

b.写作运思的过程

c.写作运思的方式

(3)写作行文

a.写作行文的特性

b.写作行文的过程

c.写作行文的方法

17、常用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的特点及运用

(1)写作表达方式

a.叙述的视角与方法

b.描写的类别与要求

c.抒情的方式与要求

d.议论的要素与方法

e.说明的分类与方法

(2)传统常用写作技法

a.聚焦与立骨的方式

b.悬念设置与那辗的常用方式

c.巧合的原则和误会的表现方式

(3)现代常用写作技法

a.意识流与蒙太奇

b.反讽与黑色幽默

c.象征与变形

(4)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

a.正与反

b.虚与实

c.抑与扬

d.张与弛

e.断与续

18、文体特征与写作要求

(1)新闻文体

a.消息

I.消息的界说

II.消息的类别及特征

III.消息的写作

b.通讯

I.通讯的界说

II.通讯的类别与特征

III.通讯的写作

c.深度报道

I.深度报道的界说

II.深度报道的类别与特征

III.深度报道的写作

(2)文学文体

a.散文

I.散文的界说与分类

II.散文的审美特征

III.散文的写作

  感谢您阅读2021年通化师范学院专升本古代汉语与写作课程考试大纲(试行),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jc/1523/p2

1 2 3
温馨提示: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专升本备考交流群

专升本备考交流群

2021年通化师范学院专升本古代汉语与写作课程考试大纲(试行)发布,考生可以根据大纲内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用户协议 网站地图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123号华翼府A座2628
版权所有:湖南晨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4301042021097号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由诚为径教育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