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首大学专升本《教育综合》课程考核大纲
2、理解:(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5)个性教育的意义;(6)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意义;(7)教育如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3、运用:(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1、识记:(1)教育方针的定义;(2)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理解:(1)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2)教育方针的意义;(3)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4)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没革;(5)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6)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7)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运用:(1)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识记:(1)教育制度的概念和构成;(2)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2、理解:(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3)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4)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3、运用:(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第六章 课程
1、识记:(1)课程的概念与定义;(2)课程计划;(3)课程标准。
2、理解:(1)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2)课程类型及结构;(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4)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5)课程设计模式;(6)课程设计原则;(7)课程内容设计。
3、运用:(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想。
第七章 教育理论
1、识记:(1)教学的概念;(2)教学的意义与任务;(3)教学过程的特点;(4)教学过程的阶段;(5)教学原则的概念;(6)教学设计概念;(7)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2、理解:(1)国内外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3)认知教学理论;(4)发现教学法;(5)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6)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7)教学设计的特征。
3、运用:(1)教学过程的规律;(2)教学原则的体系。
第八章 教学实践
1、识记:(1)教学方法的内涵;(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制;(3)班级教学制的变式;(4)教学策略的概念。
2、理解:(1)教学方法的重要性;(2)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3)教学方法的分类;(4)当代国内外教学方法的改革;(5)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6)教学策略的特征;(7)教学策略的结构。
3、运用:(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教学策略的运用。
第九章 德育理论
1、识记:(1)德育的内涵。
2、理解:(1)道德的内涵;(2)道德的本质;(3)道德的结构;(4)德育的必性和可能性。(5)德育的目标责任制、任务和内容。
第十章 德育实践
1、识记:(1)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2)德育原则;(3)德育方法。
2、理解:(1)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2)体谅模式的教材和方法;(3)社会行动模式;(4)德育过程的划分;(5)中西方德育过程理论简述;(6)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7)当代学校德育困惑及发展趋势。
3、运用:(1)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应对德育问题的基本措施。
第十一章 教师与学生
1、识记:(1)教师劳动的特点;(2)教师的权利与义务;(3)学生的权利与义务;(4)师生关系的概念及作用;(5)师生关系的类型。
2、理解:(1)教师职业的发展;(2)教师的作用与地位;(3)学生的本质属性;(4)学生的地位;(5)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3、运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第十二章 班主任工作
1、识记:(1)班主任工作的任务;(2)班主任的基本素质;(3)班集体的五大要素结构。
2、理解:(1)班主任的产生与发展;(2)班主任角色定位及误区;(3)美国的班主任制;(4)法国的班主任制;(5)日本人的班主任制;(6)中国的班主任制
3、运用:(1)班集体的组建;(2)班级的日常管理;(3)班集体的培养途径。
第十三章 教育管理
1、识记:(1)教育管理的概念;(2)教育管理的特点;(3)教育行政的功能。
2、理解:(1)教育管理的模式;(2)教育行政管理的体制;(3)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4)学校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5)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6)学校领导体制的沿革;(7)校长负责制;(8)学校人员管理。
3、运用:(1)改进学校目标管理的措施。
第十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发展
1、识记:(1)专业的概念;(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理解:(1)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2)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角色与专业形象;(3)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4)中外教师培养模式的考察与分析;(5)我国教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运用:(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第十五章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1、识记:(1)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2)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2、理解:(1)现代教育工作者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现代教育的奠基时期、现代教育的发展时期、现代教育的调整时期。
四、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25%,理解约占35%,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五种形式。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卷面成绩即为本课程成绩。
五、参考书目
[1] 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7.2第二版)
[2] 白秀杰,杜剑华.《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诚为径25/26届专升本英语VIP协议班上线,开启备考之旅!
感谢您阅读2024年吉首大学专升本《教育综合》课程考核大纲,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jc/60788/p2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