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进学有为——学历提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考试复习大纲

来源:诚为径教育   时间:2024年06月17日
分享: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

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考试复习大纲

  一、课程简介

  《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及国外鱼类增养殖的简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调控;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类的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活鱼运输;鱼类越冬等。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养殖水体的水环境特征,掌握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养成,以及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技能。

  二、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一)内容

  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基础,内容包括鱼类栖息环境:鱼类与非生物环境(温度、盐度、溶氧、pH、光照)之间的关系,鱼类的栖息习性(中上层、中下层、底层鱼类);鱼类的食性类型(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鱼类生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鱼类的繁殖习性(性别差异、生殖方式、鱼卵性质、产卵类型、生殖行为、繁殖能力)。鲤形目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团头鲂)。

  一、鱼类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1、水温:冷水性鱼类、温水鱼性鱼类、热带鱼类、冷温性鱼类

  2、盐度:海水鱼类、淡水鱼类、洄游性鱼类、河口性鱼类

  3、溶解氧:适宜溶氧(正常生长、繁殖)-呼吸受抑制(浮头)

  窒息溶氧(氧阈值、死亡、泛池)

  冷水鱼、肉食鱼、海水鱼对溶氧敏感。温暖水鱼、杂食性鱼、肥水鱼类对溶氧不敏感。幼鱼比成鱼对溶氧敏感。

  4、pH: 范围:4-10;适宜pH:7-8.5;

  5、栖息习性: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

  二、鱼类的食性

  摄食方式划分:滤食、草食、捕食、吞食、刮食、挖食

  食物组成划分:浮游生物食性、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

  摄食器官(构造)与食性(功能)相一致

  三、鱼类繁殖习性

  l 1、繁殖方式:卵生、卵胎生、胎生

  2、产卵类型:一批产卵类型、分批产卵类型

  l 3、产卵季节:春夏产卵(长日照) 秋冬产卵(短日照)

  4、产卵周期:性周期

  l 5、怀卵量: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

  四、鲤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主要养殖鱼类(四大家鱼、鲤鱼、鲫鱼、鲮、鲂)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速度、繁殖习性

  (二)要求

  掌握:鱼类对栖息环境和食性的普遍要求以及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共性特点;具体养殖鱼类的可识别特征、栖息习性、适温性、适盐性、食性和繁殖习性。

  理解:主要养殖鱼类在自然条件和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点。

  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分类地位、自然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

  第二章 养殖水域的污染与控制

  (一)内容:

  养殖水体污染的概念及特点,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及衡量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营养元素、光照、温度)及危害;赤潮的概念、发生原因以及危害。养殖用水和废水的净化处理的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

  一、养殖水域污染

  养殖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体用途。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氮磷含量过多导致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体与大气正常的氧气交换,加上死亡藻类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水体溶氧迅速下降,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指标:透明度,营养状态指数;氮、磷含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

  富营养化危害:感官恶化;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影响作物生长;水质变劣,净化费用增高。

  赤潮: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者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发生原因:海水富营养化;水文气象及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

  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破坏海洋渔业与水产资源;危害人类健康。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调控

  养殖用水和废水的净化处理

  物理学处理:栅栏;筛网;沉淀;气浮;过滤

  化学处理:重金属去除;氧化-还原法;混凝法;消毒法

  生物学处理:生物过滤技术(水生植物过滤技术、生物膜法)

  有益微生物净化作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

  (二)要求:

  掌握: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与评价方法;养殖用水及废水处理的方法。

  理解:养殖用水及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

  第三章 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一)内容:

  鱼类性腺发育规律,鱼类卵细胞的发育与成熟,鱼类精子的发生与成熟;卵巢、精巢的形态结构与分期;鱼类的性周期(短性周期、一年性周期、二年性周期类型);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的综合影响。

  一、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1、卵子与卵巢的结构与发育

  (1)卵子发育过程:

  卵原细胞增殖期:经过若干次有丝分裂,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分裂,开始生长,向卵母细胞过度。(第1期卵巢)

  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原生质增加,体积增大,细胞核出现(第2期卵巢)

  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卵黄和脂肪大量积蓄,体积大大增加。(第3期卵巢)

  生长成熟期: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能对外界激素作用产生成熟反应。

  生理成熟期:卵粒从滤泡膜之间脱落,掉入卵巢腔(排卵)。(第5期卵巢) l

  卵母细胞退化期:卵黄液化,细胞核溃散,放射膜增厚。(第6期卵巢)

  感谢您阅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考试复习大纲,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jc/64118

1 2 3 4
温馨提示: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专升本备考交流群

专升本备考交流群

诚为径教育网整理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考试复习大纲相关内容如下,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参考一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用户协议 网站地图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123号华翼府A座2628
版权所有:湖南晨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4301042021097号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由诚为径教育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