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专升本管理学通论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
A. 人员配备
B.组织
C.计划
D.指导与控制
2.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
A.精确性
B.沿续性
C.随意性
D.实践性
3.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
A.社会属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科学性
4.管理学原理区别于专门管理学的特点在于( )
A.历史性
B.科学性
C.一般性
D.实践性
5.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 )。
A.系统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比较分析法
6.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处理好人际关系
C. 组织
D.控制
7.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 )。
A.有管理者
B.组织成一定机构
C.有各种资源
D.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8.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是( )。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B.计划、协调、领导、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激励
D.组织、协调、领导、控制
9.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不属于管理职能范畴的是( )
A.组织
B.控制
C.领导
D.经营
10.以下不属于领导职能范畴的是( )
A.指挥
B.人事
C.激励
D.沟通
1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
A.科学性和艺术性B. 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 普遍性与重要性
12.管理是一种( )
A.经济现象
B.自然现象
C.社会文化现象
D.科学现象
13.管理学应属于( )
A.社会科学
B.边缘科学
C.经济学
D.自然科学
14.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需要预估货款回收的可能性。为此,信用部门力图以一种低成本在
方式处理有关客户资信的材料,但因为过程速度太慢,使许多客户另求他处购货。该项信用
审核工作可以说是( )
A.重效率,轻效果
B.轻效率性、重有效性
C.重效果,轻效率
D.效率和效果都不重视
15.管理的主体是( )
A.管理者B.组织C.人
D.管理机构
16.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个责任( )
A.管理管理者B.管理一个组织
C.管理工作和工人
D.从事管理活动
17.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 )
A.高层管理人员
B. 中层管理人员
C. 基层管理人员
D. 以上均是
18.领班属于下述哪一类管理人员( )
A.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
C.高层管理人员
D.以上都不是
19.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
A.技术技能
B. 诊断技能
C. 人际关系技能
D.分析技能
20.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
A.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21.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方面的?( )
A.信息情报方面
B. 决策方面
C. 人际关系方面
D. 业务经营方面
22.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扮演着下列哪种角色?( )
A.企业家
B. 纠纷调解者
C. 信息传递者
D.组织发言人
23.管理者确定组织问题之所在并找出可能缘由的技能是( )
A.技术技能
B. 诊断技能
C. 人际关系技能
D.概念技能
24.在特定工作领域内运用技术、工具、方法等的能力称为( )
A.人际关系技能
B.技术技能
C. 概念技能
D. 上述均不是
25.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开拓创新
26.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相对更重要的技能是( )
A.人际关系技能
B.技术技能
C.计划技能
D.概念技能
27.洞察事物,抽象形成概念的能力对下列哪类管理人员最为重要( )
A.基层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高层管理人员
D.B和C
28.对基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 )
A.技术技能
B.诊断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
D.分析技能
29.“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最能说明如下哪条管理原理?( )
A.搞好企业,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B.搞好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解聘无能的人,让“熊兵”下岗
C. 当好领导的关键,是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把“熊兵”培养成“熊将”
D.任何领导者都不免要与这些无能之辈共事
30.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
前些年炮兵生涯中超群的炮击本领。鏖战终于打胜了,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
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 )
A.该军领导因不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
B.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
C.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
D.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
二、判断题
1.管理是一项任务,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管理是一门艺术,指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需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
3. 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5.管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7.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带来实效。
8.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与完善生产关系。
9.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
10.在马克思所述的管理二重性论述中,指挥劳动体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监督劳动体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
11.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将要达到的目标并决定如何实现的管理职能是决策。
12.建立标准,对执行结果进行检验并纠正偏差的过程是控制。
13.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14.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名词解释
集中控制
控制系统
分散控制
分层控制
感谢您阅读甘肃专升本管理学通论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mnst/65652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