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2年专转本教育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12.2. 1 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12.2.2 奥苏泊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12.3 学习理论及应用
12.3. 1 学习的联结理论及应用
12.3.2 学习的认知理论及应用
12.3.3 学习的建构理论及应用
12.3.4 学习的人本理论及应用
12.4 学习动机
12.4. 1 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及作用
12.4.2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2.5 知识的学习
12.5. 1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2.5.2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2.6 学习的迁移
13 发展心理
13. 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13. 1. 1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13. 1.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2 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13.2. 1 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
13.2.2 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3.3 婴儿的心理发展
13.3. 1 婴儿认知的发展
13.3.2 婴儿言语的发展
13.3.3 婴儿情绪、社会性发展
13.4 幼儿的心理发展
13.4. 1 幼儿的游戏
13.4.2 幼儿言语的发展
13.4.3 幼儿认知的发展
13.4.4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13.5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13.5. 1 小学儿童的学习
13.5.2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13.5.3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3.5.4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13.6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3.6. 1 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13.6.2 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13.6.3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3.7 特殊需要儿童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 1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2 智力弱后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3 肢残儿童的心理特点
13.7.4 感官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
(二) 课程 B:教育学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 教育观念。
2.正确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 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能
够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考查内容】
1 教育与教育学
1. 1 教育的本质
1.2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 教育与社会发展
2. 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 1.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 1.2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2. 1.3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2.2 教育的社会功能
2.2. 1 教育的经济功能
2.2.2 教育的政治功能
2.2.3 教育的文化功能
2.3 教育与现代化
3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3. 1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3. 1. 1 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3. 1.2 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3.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教育目的
4. 1 教育目的的概述
4. 1. 1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意义
4. 1.2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4. 1.3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3 我国的教育目的
4.3. 1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表述
4.3.2 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5 教育制度
5. 1 教育制度的概述
5. 1. 1 教育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5. 1.2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5.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5.2. 1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5.2.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5.2.3 现代学制的改革与发展
5.3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3. 1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293
5.3.2 我国现行学制
6 教师与学生
6. 1 教师概述
6. 1. 1 教师的地位、权利与义务
6. 1.2 教师的职责、角色、劳动特点
6.2 教师专业发展
6.2. 1 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6.2.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6.3 学生概述
6.3. 1 学生的基本属性
6.3.2 学生的社会地位
6.3.3 师生关系
7 课程
7. 1 课程概述
7. 1. 1 课程的内涵
7. 1.2 课程的分类
7. 1.3 课程的文本
7.2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7.2. 1 课程目标
7.2.2 课程内容
7.2.3 课程实施
7.2.4 课程评价
7.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3. 1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3.2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8 教学
8. 1 教学概述
8.2 教学过程
8.2. 1 教学过程的概述
8.2.2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8.3 教学原则
8.3. 1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8.3.2 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
8.4 教学方法
8.4. 1 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8.4.2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8.4.3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8.5 教学组织形式
8.5. 1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8.5.2 班级授课制
8.5.3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8.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6. 1 备课
8.6.2 上课
8.6.3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9 德育
9. 1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9.2 品德发展规律与德育过程
9.3 德育原则
9.4 德育途径
9.5 德育方法
10 班级管理
10. 1 班级管理的概念
10.2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0.3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0.4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专业综合基础理论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三) 试卷内容结构
( 1 )课程 A 心理学约 50%
(2 )课程 B 教育学约 50%
(四) 试卷题型结构

感谢您阅读江苏2022年专转本教育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jc/31476/p2
-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