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进学有为——学历提升!

山西省2022年山西专升本语文17种常见修辞手法(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

来源:   时间:2022年05月27日
分享:

山西省2022年山西专升本语文17种常见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用典,借代,对偶,对仗,反复,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呼告,通感。

  1.比喻

  定义: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

  [例]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暗喻:本体+喻体+比喻词(是、似、变成)

  [例]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杨沫《青春之歌》)

  借喻:喻体

  [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直接出现喻体“梨花”,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2.比拟

  定义: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分类:拟人、拟物。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这里的物包括:动物、植物、无生物、事理等。)

  拟物:一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3.夸张

  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分类:夸大、夸小。

  [例] 夸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例] 夸小:乌蒙磅礴走泥丸。

  4.对比

  定义: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作用: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5.用典

  定义: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分类:明典、暗典、翻典。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例]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借代

  定义: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7.对偶

  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

  作用: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8.对仗

  对偶的高级版。

  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多用于骈文。

  9.反复

  定义: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10.排比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作用:有节奏感,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11.设问

  定义: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2.反问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作用:加强语气,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补充]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A.形式上:设问是先问再回答;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B.作用上: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C.句意上: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13.互文

  定义: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4.双关

  定义: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作用: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5.顶真

  定义: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句子的声韵。

  作用: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例]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16.呼告

  定义: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

  作用: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例]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17.通感

  定义: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作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例]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记忆口诀

  四家常攀比(比喻、比拟、对比、排比)

  两户具反对(互文、反复、对偶、对仗)

  典代两问家(用典、借代、设问、反问)

  张通真告官(夸张、通感、顶真、呼告、双关)

  顺口溜

  “比喻”分借明和暗,“借代”不能改“明喻”。

  “拟人”把物当人写,“拟物”把人当物看。

  “对比”内容需相反,“夸张”故意言过实。

  “反复”词句要统一,词组句段皆“排比”。

  “设问”自答起强调,“反问”不答强语气。

  “对偶”形式很整齐,“对仗”比偶高一级。

  相互补充为“互文”,“双关”表里两层义。

  首尾相接叫“顶真”,“通感”好似感觉移。

  “呼告”不管听读者,还有“用典”要牢记。

  以上便是关于山西省2022年山西专升本语文17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详细介绍了!如果对统招专升本还有其他疑问,比如专升本考试科目或者专升本分数线!如果本网站无法解决您的问题,欢迎与诚为径专升本老师联系,我们都会免费为大家解答,更有科目习题供大家练习!

  感谢您阅读山西省2022年山西专升本语文17种常见修辞手法(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本文出自:诚为径统招专升本网,转载需带上本文链接地址:https://tzzsb.cwjedu.com/kskm/20143

温馨提示: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诚为径教育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专升本备考交流群

专升本备考交流群

诚为径为大家带来山西省2022年山西专升本语文17种常见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用典,借代,对偶,对仗,反复,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呼告,通感。具体这17中修辞手法,下面诚为径专升本频道来给考色很做一个详细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用户协议 网站地图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123号华翼府A座2628
版权所有:湖南晨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4301042021097号

免责说明:本站部分内容由诚为径教育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